寫於「疫」境時(二):在疫情罩下的聖餐

寫於「疫」境時(二):在疫情罩下的聖餐

馮潔茜牧師

疫情肆虐下,香港教會除了要面對暫停崇拜聚會的難題外,如何安排聖餐也是 教牧要應對的事情。當人人需要戴上口罩、避免一同飲食、現場崇拜改為網上崇拜的 現實下,弟兄姊妹可以怎樣繼續進行聖餐呢 ? 香港教會主要有三種做法,第一是與 崇拜一併暫停,第二是改以其他形式進行,第三是盡量在安全情況繼續同領主餐。

聖餐在沒有實體的餅和杯下還可以進行嗎 ? 要解答這個問題,就需要了解聖餐 禮的本質,及其中餅和杯的意義。在教會歷史上,對聖餐禮有三種不同理解和學說, 就是變質說、同質說和記念說。

變質說 : 「變質說堅稱餅和杯的外在表象在祝聖的那刻沒有改變,但它們的本 質卻從餅和杯的本質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。」1 即是說,耶穌基督透過聖餐禮中的餅 和杯真實地臨在。而在 1551 年的第十三次拉特蘭會議中,也確立了這真實臨在的立 場:「在餅和杯被祝聖之後,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便真正地、真實地和實質地存在於外表 是物質性的可敬的聖餐禮中。」由此可見,以此立場舉行聖餐禮,當中的餅和杯便具 有真實的果效和功用,當沒有真實地領受餅和杯便失去了聖餐禮的意義。

同質說 : 「同質說堅持餅和基督的身體在同一時間內並存,在本質的層次上, 餅和基督的身體的本質一同臨在,沒有任何轉變。」2 同質說這聖餐學說的代表人物 就是馬丁路德,路德並不認同變質說,即餅和杯不會因著祝聖而改變成基督的身體和 血,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基督藉聖餐中的餅和杯真正臨在。

記念說 : 「聖餐是記念基督的受苦,而不是獻祭。…… 基督為教會留下一個具象徵性的記號,叮囑教會以此記號來記念祂,直等到祂在榮耀中再回來的那日。」 既 然聖餐禮中的餅和杯是一個記號,即其中並沒有實質能力、恩典的功效和臨在,這似 乎表達到,在記念說下,沒有實體的餅和杯也可以舉行聖餐禮,因為聖餐禮中最大的 意義並非餅杯,而是記念。

今天大多數福音派的教會持守記念說的聖餐觀,但為何教會仍在聖餐禮中預備實 體的餅和杯呢 ? 相信這是受到神學家加爾文所影響,加爾文認為「記號是具體可見 的,而記號所表明的事物則是屬靈和不可見的,然而記號與記號所表明的事物之間的 關聯必須很密切,以致能應用一方於另一方之上。」4 加爾文並沒有否定記號的重要 性和可見性,因為這記號可以具體表明主耶穌的救贖恩典。

但是在沒有實體的餅和杯下,還可以繼續聖餐嗎 ? 倘若我們明白聖餐最重要的 意義,就會明白今天教會只是在客觀環境不許可下,用了另一種方式將餅和杯這記號 展示出來,幫助弟兄姊妹記念主耶穌的恩典,並沒有併棄聖餐禮背後的意義。然而, 在正常情況下,教會仍是以實體的餅和杯進行聖餐較為理想,因為相信這具體同吃同 喝的行動更能幫助弟兄姊妹進入記念當中。


1 麥格夫著,趙崇明譯《歷史神學》,(天道 : 神學教育叢書),2002,頁 242。
2 麥格夫著,趙崇明譯《歷史神學》,(天道 : 神學教育叢書),2002,頁 243。
3 麥格夫著,趙崇明譯《歷史神學》,(天道 : 神學教育叢書),2002,頁 244-245。
4 麥格夫著,趙崇明譯《歷史神學》,(天道 : 神學教育叢書),2002,頁 245。
No Comments
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